混凝土和易性好的特點,你知道嗎?
TIME : 2023-06-191.混凝土泵送后,在泵的出口處可以觀察到混凝土連續的滿管泵排出。如果沒有,要注意是否存在混凝土局部粘結的可能,容易開裂;
2.混凝土靜止后,振搗前,可以觀察到混凝土表面的石子輕微露出1/3~1/2粒徑。如果沒有,要注意混凝土是否存在砂石比大、水泥骨比大或粘結性差的問題。
3.在混凝土靜止后和振動前,可以觀察到混凝土的成分分布相對均勻。如果沒有,應注意混凝土局部是否有石子或漏漿問題;
4.混凝土邊緣有明顯的坡角,在流動過程中能保持坡角向前滾動。如果不能,可以判斷為粘結性差,應與攪拌站溝通改進;
5.混凝土振搗后,其表面無明顯泌水現象。如果沒有,可以判斷保水性差,要和攪拌站溝通改進。
輔助記憶公式:滿管泵,輕微露石,分布均勻,有坡角,不出血。
(1)特征描述-滿管泵
1.一般和易性好的混凝土可以在3或4個位移內實現連續的滿管泵排出(以總共10個為基準)。
2、滿管泵是粘度值合適的混凝土的表現形式之一。
3.除了混凝土本身的質量問題之外,泵車老化、澆筑速度有意降低(排量低)、泵管過長或彎頭多(卸壓導致泵的排出壓力不足)等情況,也容易出現管不滿的現象。
(2)特征描述——略露石,分布均勻。
1、指混凝土澆筑到結構中,靜止后,振搗前的外觀。
2.石子微露1/3~1/2粒徑,分布比較均勻,是水泥骨比和砂石比合適的表現。
3.當混凝土的粘結性較好時(邊緣有坡角),砂石比可以通過石料的裸露來調整。露石不明顯,可適當降低砂石比;如果裸露的石頭太多,甚至有一些散落的石頭,可以適當增加砂石比。
描述:
對露石程度的判斷,一般是根據外加劑的摻量和用水量是否合適,即有無明顯漏漿。
(3)特征描述-傾斜角度
1、指混凝土流動過程中或靜止時,邊緣有明顯的近似圓弧角。
2.一個坡角意味著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粘結性和包裹性,與跑漿、撒石現象相反。
3.坡角是否與水泥石比、砂石比是否合理、外加劑與用水量是否協調有關;坡角的厚度與外加劑摻量和用水量的控制有關。
4.一般來說,大傾角的混凝土流動性低。結構的厚度不同,對坡角的要求也不同。對薄組件和傾斜角的需求較小。
(4)特征描述——不出血。
1、指混凝土振搗并靜置一段時間后,沒有明顯的因混凝土本身引起的泌水現象,這是混凝土泌水率≤蒸發率的結果。
2.目前摻萘脂摻合料(脂肪率高)的混凝土普遍存在泌水現象,泌水量呈紅黃色。
3.承臺、積水坑等低洼處的積水和表面溢出的水被混凝土吸收,也容易產生泌水。
(4)常見混凝土外觀標識
1.現象:
當澆筑面明顯堆積,坡角較厚,石子稍露,漿體飽滿,流動性不足時,就是外加劑不足的表現。
2.現象:
鑄面無堆,少量石子散落,邊緣呈“草帽狀”。說明添加劑太多,用水量略不足。同時,石頭之間可能存在破碎分級的問題。
3.現象:
澆筑面無樁,邊跑漿,漿沉粘,石子不掛漿,散落。是添加劑過量,用水量不足的表現。
4.現象:
澆筑面不堆時,邊緣有跑漿,部分石塊不掛漿,散落。說明添加劑太多,水分充足或者略超標。同時也可能是沙粒不足。
5.現象:
鑄件表面無堆物,邊緣有輕微跑漿,部分石子無掛漿及少量散落,部分石子外露不夠。就是外加劑用量略多,用水量略少。同時,現場可能會有少量的水加入。
6.現象:
墻體澆筑時,不能堆到墻面,邊上有大漿。石頭不掛漿,是散的。添加劑太多,水分少一點,都是一種標志。同時,可能會有少量的水加入到站點中。
現象7:
澆筑面無堆料,邊緣較大,石子散落不掛漿,是外加劑過量,水分略多的表現。
現象八:
澆筑面未堆積時,邊上跑少量漿,石子稍露但分布不均勻。就是添加劑稍微多一點,水稍微多一點的表現。
現象9:
鑄件表面無樁,邊緣有大塊跑漿,粘稠,表面漿大,有少量浮黑。是添加劑和用水量同步的標志。
現象10:
澆筑面無堆物,邊上有大漿流,部分石塊散落無漿掛。這是添加劑稍微多一點,耗水量多一點的標志。
現象11:
管滿了也不會堆積在鑄件表面,造成漏漿嚴重,偏粘。是添加劑用量和用水量過度同步的表現。
現象12:
墻體澆筑時管道是滿的,流到板面也不堆積,所以跑漿嚴重,漿粘底。這是添加了更多添加劑,用水稍微多一點的標志。
現象13:
管滿了也不會堆積在鑄件表面,造成漏漿嚴重,偏粘。是添加劑用量和用水量過度同步的表現。
現象14:
墻體澆筑時管道是滿的,流到板面也不堆積,所以跑漿嚴重,漿粘底。這是添加了更多添加劑,用水稍微多一點的標志。
現象15:
過度飲水造成的髓骨分離。
現象16:
添加劑過量導致的骨水泥-骨分離。
現象17:
表面有明顯褶皺,說明細砂量過高或細砂顆粒過多。根據褶皺的明顯程度,可以減少細砂的用量。
描述:
區別于不明顯的裸露石(砂率略高)。
普通混凝土外觀鑒定-泌水程度
微泌水:混凝土未覆膜時,其表面無明顯泌水,但覆膜后可見,保水性差。
常見混凝土外觀標識-補充說明
1.基于“公式”所示的混凝土狀態,混凝土和易性狀態偏差有很多種。目前這個手冊只記錄了一個常見的部分,很難量化,僅供參考。
2.質量波動是目前混凝土不可回避的問題。建立良好的溝通-反饋機制的目的是將混凝土質量控制在一定范圍內,提高產量。
3.一般情況下,一般來說,有波動時,先判斷外加劑的摻量和用水量是否合適,再判斷砂石比、大小石比例、粗細砂比例是否合適。另外,不排除還有其他異常情況,比如正常泵送,但靜置幾分鐘后,混凝土變粘。